開江的春天,總是被茶香環繞。在廣福鎮,成片的茶山連綿不絕,采茶的茶農喜笑顏開,制茶的機械通宵轟鳴……春天的樂章在這一時刻奏響。

廣福鎮,位于開江縣東南部,東與長嶺鎮相鄰,東南與重慶市萬州區鐵爐鄉交界,南與重慶市梁平縣合興鄉連界,西南與新街鄉毗鄰,西北與任市鎮相連。有利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如今暢銷國內的福龜茶葉。
夯實產業基礎 筑牢基層黨建堡壘
開江福龜茶歷史悠久,廣福茶農傳統制茶有著千年的歷史。近年來,廣福鎮按照“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”工作思路,創新“村黨支部+專業合作社黨支部+產業鏈黨支部”和“1+1+N”模式,建立“村企”組織聯建共享機制,圍繞凝聚服務職工、促進生產經營、助推鄉村振興,深入實施“三培兩強”工程,不斷提升內生動力,為茶葉產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。

“目前,整個廣福鎮茶園面積已超5000畝,其中已具規模的有兩個茶葉合作社,余下便是一些散戶?!睆V福鎮宣傳委員鄧婷婷告訴記者,為實現多方共贏,廣福鎮在“強鏈”“暢鏈”“穩鏈”“擴鏈”上下功夫,由政府出面,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合作社員工及茶葉種植戶進行專業培訓。同時,整合資源力量,依托黨建聯盟解決生產發展難題,推動黨員先鋒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骨干力量,讓企業和種植農戶乘著黨建的東風發展壯大、致富增收。
茶葉種植產業化 “三方共贏”促振興
多年來,廣福鎮精心謀劃茶葉種植產業化,促進了村集體和農戶持續增收,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,走出了一條以發展凝聚人心,村、企、民三方共贏的鄉村振興發展道路。

廣福鎮蘭草溝村今年66歲的村民何冠珍,從2014年開始,將她家4畝多的土地以流轉的方式托管租賃給福龜專業合作社,每年可實現經濟收入2000余元,另外通過務工在茶園每年賺取勞務費6000余元。何冠珍家自己還種植有1畝多茶葉,每年有2000余元收入。何冠珍表示,和她一樣實現增收的村民,附近有很多。
“我是聽別人說這里能夠采茶賺錢,并且當天就結算?!痹诓鑸@,記者見到了73歲的老大娘劉少貴,劉大娘來自隔壁的任市鎮,每天搭乘最早的一班農村公交,然后換乘摩托車,到廣福鎮的茶園務工,一天勞作下來,有70元左右的收入,“一把年紀了還能賺錢,非常滿意?!?/p>
多元化農旅發展 搭乘鄉村旅游致富“快車”
隨著近年來開江鄉村旅游發展規模不斷擴大,形式不斷增多,品位不斷提升,人氣不斷集聚,涌現了一批經營主體、行業品牌,成為農民致富增收新的增長點。在蘭草溝村,村民依托茶葉,發展農家樂、民宿、采摘等旅游服務,農旅融合讓村民共享“生態”紅利。

“以前每年3、4月份,前來采茶的游客絡繹不絕,大家享受春天美景的同時,現場采摘茶葉經過我們公司制作后帶走,很受歡迎?!备}攲I合作社主要負責人唐斌告訴記者,除春季外,夏季、秋季的游客也在逐年增加,合作社新建的水上樂園已成了夏季游客的“網紅打卡”點。
游步道、觀景臺、硬化路……一項項利民惠民工程讓荒山變綠嶺、茶園變景區,惠及周邊群眾,帶動大家共同致富。
廣福鎮主要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模式,拓寬增收途徑,搶抓鄉村振興機遇,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大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多類型、多渠道發展,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“內生動力”。
□文/圖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程科 特約記者 何努 通訊員 王小霞
來源:達州日報網